邯鄲市科創中心
主要包括成果展示中心、成果交易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創業空間等。
成果展示中心:展示我市九大重點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成果;舉辦國內外科技成果展示展覽活動。
成果交易平臺:形成實體化運營與網上技術市場有機融合,線上與線下互聯互補的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系統。
科技創新平臺:針對九大產業開展精準攻關,助力邯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創業空間:產業鏈精準對接;創新鏈深度賦能;服務鏈全周期覆蓋
立足國際視野
“邯創新中心”將立足全球科技創新的最前沿,緊跟國際科技發展趨勢與產業動態,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展示平臺。通過引入邯鄲及浙大先進的展示理念與科技成果,館內將呈現各類國際化的科技項目和創新應用,向世界展示邯鄲市在創新領域的最新成果。
創聚邯鄲 質啟未來
在這個科技加速重塑產業格局的時代,展廳不只是展示成果的櫥窗,而成為承載戰略、鏈接要素、驅動創新的核心支點。
對城市而言,它是連接“國家戰略”與“地方實踐”的轉化平臺,是向上爭取資源、向內統籌發展的關鍵接口;
對產業而言,它是打通“研發—轉化—落地”的通路,是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集聚的能量中樞。
三大優勢
區位優勢
從宏觀視角邯鄲作為四省交匯京津冀中心地位聚焦到創新中心位于邯鄲的區位優勢及交通優勢是晉冀魯豫四省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產業優勢
邯鄲科創中心在大規劃中的定位以及作為產業新生的創新起點是如何以創新動能去帶動產業升級的。
目標:邯鄲市科創企業培育基地:邯鄲東部新城的城市形象名片
規劃:“三位一體”產業協同創新生態閉環:與一城兩園共同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三位一體的產業協同創新生態閉環
產業大數據中心:當前九大產業數據動態面
文化優勢
邯鄲具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區域性中心城市”、“鋼城”“煤都”“北方糧倉”“冀南棉?!壁w國故地結合堅韌進取的文化底蘊與產業精神(圍繞“成語+科技”構建意象:“邯鄲學步”轉化為“跨界起步”、 “臥薪嘗膽”變為“耐心孵化”等)構建整個創新中心的文化氛圍與特色。
創新平臺
圍繞新質生產力培育、“1+2+3”平臺體系構建、科創金融賦能、產教科人一體化建設等方面,雙方開展全面合作,合作期間為自本協議簽署后10年,第一期合作時間為2025年7月至2030年7月。
一是新質生產力培育。由乙方所屬全資子公司浙江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大科技園”)牽頭實控,甲方所屬邯鄲經開區、邯鄲城運、邯鄲產投參股,合資成立“邯鄲市新質生產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匯聚各方資源,導入乙方全生命周期科創賦能體系,共建概念驗證中心(現為河北省首家),促進科創項目轉化落地集聚孵化培育,實現邯鄲市域科創屬性提質升級。
二是“1+2+3”平臺體系構建。圍繞邯鄲市九大主導產業,雙方合力打造一個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共建兩個在杭科創飛地、賦能三個及以上邯鄲本地產業園區。探索一體化融合發展路徑,構建“前沿科創飛地+核心科創中心+后端專業園區”三級載體體系網絡,建立跨園區產業鏈互補機制,避免同質化競爭。
三是科技金融賦能。由乙方牽頭聯合邯鄲國資組建科創概念驗證基金,支撐產業轉型升級與概念驗證項目落地。
四是產教科人一體化建設。雙方合力搭建浙大邯鄲、河北籍師生聯誼平臺,發揮浙大科技、人才、校友優勢。聚焦邯鄲產業發展所需專家資源,匹配浙江大學各二級學院、浙大科技園科創賦能合作伙伴,建設專家庫,服務邯鄲科創產業發展。基于邯鄲科創中心科技企業集聚度、科創品牌展示度、科學教育前沿度,導入浙江杭州、浙江大學科創氛圍建設能力及經驗,探索建設邯鄲市級科創研學基地。鏈接浙大經管學院、浙大繼續教育學院及各同類型優質培訓資源,培育一批本地化的科創服務隊伍、園區運營管理隊伍。
九大產業
鋼鐵
打造向材料級延伸、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鋼鐵產業。
大力推廣鋼鐵冶煉先進技術,積極推動氫冶煉、短流程電爐煉鋼等綠色冶煉技術應用,加快數智化改造,提高重點工序數控化比率,推廣垂直大模型應用。提高精品鋼比例,鼓勵重點骨干企業研發生產5N級超純鐵、高檔汽車面板、重軌、先進高強鋼等高端產品,推進重點鋼鐵升級項目,實現鋼鐵產品向材料級產品轉變。大力發展“吃鋼”產業,推動鋼企與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等用鋼企業深度合作,促進鋼鐵企業由鋼鐵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
高端裝備制造
打造深度智能驅動、注重實際功能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依托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創新研發機構,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型家電、智能機器人、電力裝備、高端緊固件、管道閥門等行業產品迭代升級。實施電解水制氫裝備、新一代液壓鑿巖機器人等重點項目,支撐裝備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新能源
打造差異化發展、率先示范應用的新能源產業。
建設風力光伏發電、動力電池、新型獨立儲能、綠氫和綠色甲醇制造、新能源汽車5條產業鏈,發揮中創新航、運達股份、派瑞氫能、華豐能源等鏈主企業作用,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積極布局智能化充電站、換電站、加氫站、甲醇站等配套設施,推動應用場景豐富創新,以場景創新帶動產業發展壯大。
數字產業
打造節約集聚、循環耦合的綠色化工產業。
立足焦化及精細化工優勢,圍繞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深加工3條產業鏈延伸發展化工新材料,推進焦化硝酸鹽、焦化醋酸等延鏈補鏈項目。鼓勵精細化工優勢企業技術更新,發展綠色農藥、環保型涂料、高性能膠黏劑等高端精細化學品。
化工產業
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構建
(1)5G+全光網絡覆蓋
裕泰化工與邯鄲聯通合作,鋪設42公里光纜,建成5G專網與千兆光網融合的網絡底座,實現廠區內5G信號全覆蓋,為數據傳輸提供低時延、高帶寬的通道。
該網絡支撐4.2萬余個異構設備(如傳感器、攝像頭、PLC控制器)互聯互通,確保生產、安全、環保等數據實時采集與傳輸。
(2)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
構建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集成視頻AI分析、安全監測、環保監測、生產執行等8大系統,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統一調度與分析。
平臺通過私有云大數據機房存儲與處理數據,支持三維建模、電子圍欄、智能巡檢等高級功能。
生物健康
打造中西并重、醫藥與生物制造相結合的生物健康產業。
擴規模、創品牌,建設世界生物提取物科研中心、醫藥產業基地、健康食品強市。依托食品產業基礎,推動原料供應、研發生產、銷售流通等環節緊密銜接,打造完整產業鏈條。發揮晨光生物龍頭引領作用,帶動配套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依托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基礎,構建現代中藥產業體系。
低空經濟
打造設施配套完備、應用場景豐富的低空經濟產業。
支持漢光重工等重點企業發揮技術優勢,引進低空生產制造企業,力爭實現整機生產突破。加強低空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基礎設施,布局無人機垂直起降平臺和充換電站、中轉站等設施,構建市縣聯動的“樞紐+起降點”運營網絡格局。拓展“低空+”覆蓋面,打造公共服務、文化旅游、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生態環境、工業巡檢等應用場景,以場景應用推進低空經濟加快布局。
電子信息
打造技術優勢明顯、供應鏈穩固的電子信息產業。
依托718所核心技術優勢,加快年產150噸高純電子氣體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氘代氨、乙炔等“卡脖子”氣體研發量產。加快河北金力新能源點陣式涂覆隔膜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鋰電池隔膜材料產業;支持華清光電材料高性能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中間體材料、恒博高密度ITO(摻錫氧化銦)靶材等新型電子發光材料發展,做大新型顯示功能材料產業。
縣域特色產業
1、武安市:鋼鐵+裝備制造:武安是邯鄲的工業重鎮,傳承鋼鐵傳統的同時,積極推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農業機具等領域發展
2、永年區:緊固件產業集群:“永年緊固件”以高標準件著稱,是國家級專業化中小企業基地,產品供應全國甚至出口
3、成安縣:閥門及裝備制造園區:重點建設北方閥門產業園、智能裝備與新能源裝備產業園,涵蓋閥門、鑄件、智能機床等
4、魏縣:汽車配件產業:著力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與中車、汽車城等合作形成產業閉環
5、曲周縣:自行車及生物健康:全國知名自行車產業基地,同時發展天然植物提取物(如迷迭香、辣椒紅素)產業
6、雞澤縣:食品加工+電子元器件:雞澤辣椒為國家地理標志,食品加工深度融合生物健康。電子信息產業園也在建設中
7、涉縣:核桃和中藥材:涉縣是“中國核桃之鄉”,同時推動柴胡、連翹等道地中藥材精深加工及新型儲能材料生產
8、館陶縣:軸承+現代農業:館陶重點發展高端軸承生產及蛋雞深加工,形成產業集群
9、磁縣:文化產業:以磁州窯非遺文化為特色,引領文化創意和陶瓷產業,同時發展紅磚、水泥等建材項目
面向未來
立足于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期,我們正致力于構建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全新發展范式。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將通過系統性重構創新生態,推動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在戰略布局層面,我們將著力打造匯聚頂尖智力資源與高端平臺載體的創新樞紐,構建多層次、跨領域的協同發展網絡。通過推動產業體系、科技創新與城市功能三大要素的深度融合,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重組與價值鏈的全面升級。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我們將重點打造四大未來場景體系:
智慧化生態系統:通過數字化基礎設施與智能化管理平臺的全面協同,實現運營效率的質的飛躍
人工智能制造體系:推動生產方式向具有自學習、自決策能力的智能化范式轉型
數字鏡像平臺:構建物理空間與虛擬世界的雙向映射機制,實現全流程的精準管控與優化
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探索經濟增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路徑,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樣板
這種創新發展范式將突破傳統產業界限,實現要素的創造性重組與價值鏈的重新定義。我們不僅要注重技術層面的突破性進展,更要關注制度創新與模式創新的協同推進。通過構建具有自組織、自適應、自優化特征的創新生態系統,持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興業態與發展模式。
這一戰略性布局將有效打通創新鏈條、產業體系與人才網絡之間的傳導通道,形成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的發展格局。通過建立多維度的協同創新機制,我們將不斷拓展價值創造的新邊界,持續提升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瑞士館的展覽設計概念植根于清晰、結構和精致簡約——這些核心價值反映了瑞士的國家身份,在緊湊的 90平方米空間內進行設計,該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展覽攤位:它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體驗,將品牌影響力與建筑優雅融為一體,在瑞士國家館的設計方面樹立了高標準。

在西安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織的城市,一座以古長安甕城與古羅馬門洞為靈感的文化空間正在崛起。方所創聯中心,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化綜合體,以其獨特的建筑設計語言,詮釋著歷史與現代的對話,傳統與創新的交融。

寧波彌勒博物館整體工程耗資9億,在打造的數字禪境中,彌勒佛的微笑被流動的數據與光影重新勾勒。然而,比這尖端科技更引人注目的,是佛前那群雙手合十、神情專注的年輕人。他們不曾誦讀艱深的經文,卻在心中默念著關于考研、升職、加薪,脫單的愿望。

桂林廉政教育基地,室內布展面積1443㎡(一樓展廳面積494㎡;二樓展廳面積433㎡;三樓展廳面積428㎡);桂林市廉政教育基地將成為桂林市黨員干部黨風教育基地、黨史學習中心,及面向大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有一條公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自駕愛好者,那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318國道。為了致敬這條傳奇之路,雅安交建集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和總書記提出傳承弘揚“兩路”精神10周年之際,精心打造了318公路文化體驗館。這不僅是一個公路文化主題場館,更是一個自駕川藏線的沉浸式綜合體驗空間,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深刻感受到318國道的壯麗與魅力。

在南充博物館的“歲時淳風”民俗文化專題展覽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嘉陵江世界。漫步在這如畫的場景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川北特色民風民俗的厚重底色,還能領略到這片土地上悠長風韻的獨特魅力。從江畔的船歌到市井的百味,從盛世的慶典到金花的異彩,嘉陵江畔的民俗文化猶如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

2025年廣東佛山國際塑料產業展覽會,GuangdongFoshanInternationalPlasticsExpo,展會時間:2025-03-10~03-12,開放時間:09:00:00-18:00:00,舉辦地址:中國-廣東,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工展路1號,展會行業:塑料橡膠,主辦單位: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舉辦周期:1年1屆,展覽面積:50014.00㎡,展商數量:950家,觀眾數量:51717人。

紅色展館的設計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更是歷史與情感的交融。運用好設計巧思,可以讓紅色展館成為一座生動的歷史課堂、一座情感的共鳴之所。在數字化與創意并進的今天,如何打造出吸引觀眾、觸動心靈、還原歷史的紅色場館?成為時代的命題。

引言——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睂崿F體育強國目標,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把體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同堅定文化自信結合起來,堅持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開創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新局面。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體育健兒已累計奪得40多項奧運冠軍,400多枚亞運金牌,1000多項世界冠軍,精彩詮釋了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