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有一條公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自駕愛好者,那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318國道。為了致敬這條傳奇之路,雅安交建集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和總書記提出傳承弘揚“兩路”精神10周年之際,精心打造了318公路文化體驗館。這不僅是一個公路文化主題場館,更是一個自駕川藏線的沉浸式綜合體驗空間,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深刻感受到318國道的壯麗與魅力。
318公路文化體驗館位于中國·雅安,這里不僅是318國道的起點之一,更是自駕愛好者心中的圣地。體驗館以“路無窮盡、景無止境、此生必駕、行以致遠”為主題,分為四個展廳,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和豐富的展品,將318國道的公路文化、自然景觀、自駕精神以及旅行裝備的發展歷程生動展現給每一位游客。
1、318國道的傳奇歷程
走進“路無窮盡”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廊,地面印有“1950年4月13日”這一重要日期,標志著康藏公路在雅安金雞關正式破土動工。這一瞬間,仿佛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展廳內,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以及多媒體展示,我們得以深入了解318國道(原康藏公路)的建設歷程。筑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踏冰雪、斗嚴寒,克服缺氧、高原反應等重重困難,以“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建設出了“共和國一號工程”。這些感人的故事和英雄的事跡,讓我們不禁對那段歷史肅然起敬。
地面上精心設置的時間點,如“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同時通車至拉薩”,引領我們穿越回那段不朽的歲月。每當我們踏過一個時間點,都仿佛與那段歷史進行了一次短暫的對話,感受到了“兩路”精神的偉大與不朽。
2、318國道的自然奇觀
如果說“路無窮盡”展廳讓我們感受到了318國道的建設艱辛,那么“景無止境”展廳則讓我們領略到了這條公路沿線的自然奇觀。
展廳以傳統山水畫為設計靈感,通過沉浸式交互、裸眼3D、聲光電數字媒體等手段,將318國道沿線的雪山奇景、草原風情等自然景觀生動展現給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中,從雅安出發,一路向西,欣賞到了折多山的巍峨、新都橋的寧靜、理塘的遼闊以及珠穆朗瑪峰的雄偉。
現場還設置了民族服飾變裝體驗區,游客可以通過拍照感受藏、羌、彝等民族的服飾文化,進一步加深對這條公路沿線多元文化的了解。
3、自駕精神的傳承與發揚
“此生必駕”展廳以挑戰精神與“游”文化為主題,回顧了歷史上那些自駕先鋒人物的冒險事跡。他們或單人單車穿越無人區,或結伴而行挑戰極限路況,他們的故事成為了318國道上的傳奇。
展廳內展示了這些自駕愛好者的英勇事跡和精彩瞬間,通過圖片、視頻以及實物展品等形式,讓我們感受到了挑戰與征服、自由與探險、堅韌與毅力、互助與合作、珍惜與感恩等自駕精神的精髓。
同時,展廳的墻面上還展示了已經入駐雅安318大本營的全國百家俱樂部的風采,這些俱樂部不僅是自駕愛好者的聚集地,更是自駕精神的傳承者。
4、旅行裝備的革新與發展
“行以致遠”展廳則精心勾勒出旅行裝備的演變脈絡,從古代的簡易行裝到現代多功能的越野車輛,每一件展品都見證了旅行方式的革新與發展。
展廳內展示了從古代到現代的各種旅行裝備,從徒步背包、騎行裝備到汽車、越野車等,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人類對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與追求。這些裝備不僅提高了旅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更讓旅行成為了一種享受和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廳還有“激情318”VR游戲體驗區。通過實景游戲,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318國道上的險峻奇美,體驗自駕穿越這條公路的刺激與樂趣。
318公路文化體驗館不僅是一個展示318國道公路文化、自然景觀和自駕精神的場館,更是一個激發人們內心夢想與遠方召喚的地方。在這里,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深刻感受到318國道的壯麗與魅力,激發起對自駕旅行的熱愛與向往。
讓我們帶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與追求,踏上這條神奇的公路,去追尋屬于自己的夢想與遠方。此生必駕318,讓夢想在遠方綻放!

西德尼石材展廳位于福州市晉安區。作為石材展廳項目,設計不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澤、紋理和質地特點;更聚焦于石質材質的肌理表現而激發參觀者的視覺聯想。因此,設計團隊創作在展廳界面、元素形態、色調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嘗試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靈感激發的設計創意揉合現代藝術的編排形式,將“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來。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湖北省潛江市西南約31公里的廣袤大地上。這里,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還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考古成果,吸引著無數游客與學者前來探尋。公園以展示“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為主體的龍灣遺址考古成果及其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環境為核心,同時集考古科研、展示展覽、休閑游憩、研學拓展、文化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為世人呈現了一幅楚文化及荊楚歷史風貌的壯麗畫卷。龍灣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時代上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余年的新石器時代。核心區域則是盛楚文化的代表——楚王離宮建筑群(章華臺),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王家園囿宮殿遺址,總占地面積達100.9平方公里。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放鷹臺遺址群,西部為黃羅崗遺址,共同構成了龍灣遺址的宏偉格局。

2025年早春,黃河咽喉岸畔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德州黃河文化展廳內卻已涌動起“文化”的春潮。經過改造提升的黃河文化展廳,已然煥新呈現在我們眼前,那條承載德州治黃記憶的“紅心一號”吸泥船,承載著前輩們的智慧和“紅心一號”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劈波斬浪向我們駛來,在新時代講述著新的敘事。

方案通過前沿的視覺語言、沉浸的呈現方式和互動的空間體驗,為超級總部基地的城市理念和價值觀賦形置景。聲音和動態影像不露痕跡地融入場景,對展品及歷史背景進行補充解釋的同時,也使展覽跳脫出按部就班的敘述,完成錯時性與戲劇感的營造。展覽不僅通過沉浸式的蒙太奇空間體驗幫助不同背景的觀眾更主動地參與進敘事之中,同時延續了工作室對于多角度敘事的探索,建立空間、物與文字的關聯,為單一空間賦予多種敘事的可能性和閱讀深度。展陳描繪出超級總部基地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作為城市門戶的藍圖,展現城市建設成果,用國際化視野、前瞻性思維、創新性的設計打造了符合超總基地的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展示空間,共同見證深圳這座充滿機遇和活力的大都市在不遠的未來成為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壽文化,這一蘊含深厚歷史底蘊與人文情懷的文化現象,自其誕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它體現了人們對長壽的向往與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壽縣,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壽文化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與傳承,成為壽縣歷史文化的瑰寶。

三線建設作為我國特殊歷史時期的重要戰略布局,不僅奠定了西部地區工業化的基礎,更孕育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寶貴精神。這一精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繼續發揚光大,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三線建設作為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區域開發實踐,雖以戰備為主導,但實質上奠定了西部地區工業體系的初步架構,也塑造了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進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從整體布局中再次被推向前臺,其目標不僅是補區域發展短板,更是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腹地。

全球展廳設計專家以挑選自2000年以來過去20年中最具影響力的展廳項目。決定他們選擇的主要標準是:展示重大創新、靈感,并提高了展陳設計的標準。篩選的項目的廣度令人驚嘆。但也許并不奇怪,這些項目是根據同行評審和評判設計的卓越性。

在洛陽市大唐宮建材城,藏著一家超有質感的瓷磚展廳,其簡約而不簡單,給人沉浸式選材體驗。

儒學,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在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經后世的尊崇、傳承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