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館,這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科技殿堂,以其獨特的建筑設計和豐富的展覽內容,吸引著無數科技愛好者和求知者的目光。館建筑整體設計采用宇宙動態運行的科普理念,通過優美的空間螺旋曲線,形象展示太空運行的奧秘。項目建設堅持“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標準,突出青少年科普教育功能定位,注重科學精神的引領,強調兩者之間既要錯位互補、又要有機融合,共同打造全省科學普及和青少年科學教育的主陣地。
減碳之路展廳
低碳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減碳之路展廳以“低碳發展 命運與共”為主題,打造了守望臺、議事廳、能量源、觀測站、進化場、模擬室、修復艙、補給庫八大分主題,設置82件展品。以國家戰略為指導,以體驗教育為路徑,從宏觀到微觀視角,全方位闡釋減碳的概念內涵、實施背景、關鍵要素、行動路線,巧妙地把碳中和的實現方式與實踐場景融合,為公眾提供身臨其境的認知,從而揭開“雙碳”的神秘面紗,感受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守望臺通過模型展示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的現狀。議事廳則通過模擬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場景,讓觀眾參與氣候議題的討論和決策。能量源展區展示了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讓觀眾了解清潔能源的重要性。觀測站則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讓觀眾了解碳排放的來源和影響。進化場展區通過模擬生態系統,讓觀眾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模擬室則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觀眾體驗低碳生活的場景。修復艙和補給庫展區則分別展示了碳匯技術和碳交易市場,讓觀眾了解碳中和的實現方式。
科創探趣展廳
科學與藝術的跨界融合
科創探趣展廳,是安徽科技館內一處充滿創意與活力的空間。這里以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為價值引領,以科藝創造為展廳核心亮點,以探索實踐為體驗焦點,是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跨學科“科學共創體驗中心”。在這里,人人都是創作者,科技造物是重點。我們可以通過樂音魔術師、視覺創藝家、結構建造家、智慧探索者、智能發燒友五個不同領域,37件互動展品,踏上真理探索的征途,感受跨學科創作的樂趣。
樂音魔術師區域,通過聲音與光影的交織,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聲音的魔力。視覺創藝家則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讓觀眾在虛擬世界中自由創作,感受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結構建造家區域,觀眾可以親手搭建各種結構模型,了解力學原理,感受建筑藝術的魅力。智慧探索者和智能發燒友區域,則分別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最新成果,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科技的魅力。
健康之本展廳
生命奧秘的探索與健康生活
健康之本展廳圍繞生命健康的主題,打造了生命奧秘、健康生活、公共衛生和抗震防災四個展區,共有展品70件(組)。生命奧秘展區通過生動的模型和互動體驗,講述了生命生長發育、由生到老的過程,讓觀眾了解生命的奇跡和奧秘。健康生活展區從運動、飲食、心理三方面講述了如何營造健康生活,通過互動游戲和模擬體驗,讓觀眾掌握健康生活的知識和技能。
公共衛生展區通過食品、醫療和遠離毒品三方面的展品,普及公共衛生防護知識,提高觀眾的公共衛生意識。抗震防災展區則通過展示地震的生成原理、發展過程、監測預警方式和科學防震的知識,引導觀眾掌握科學防御震害的方法,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數字探夢展廳
數字時代的探索與夢想
數字探夢展廳圍繞“數字夢 中國夢”的大主題,以“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內容線,設置了“數據的力量”“新基建 新引擎”“數字——創造新產業時代”“數字——創造更美好生活”“共建數字生態”五個分主題展區,展開一場“數字探夢之旅”。各展區分別以“共生”“共建”“共創”“共享”“共治”為設計主旨,為觀眾呈現一個整體的“數字文明觀”。
在“數據的力量”展區,觀眾可以通過互動體驗,了解數據在科學研究、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新基建 新引擎展區則展示了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數字——創造新產業時代展區通過模擬體驗和案例展示,讓觀眾了解數字經濟如何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數字——創造更美好生活展區則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讓觀眾感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和美好。共建數字生態展區則強調了數字時代的責任與挑戰,呼吁觀眾共同參與數字生態建設,推動數字時代的可持續發展。
科學征程展廳
科學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科學征程展廳以挖掘科學家重大發現發明背后的故事,提升科學素養,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指導思想。以引導公眾體驗科學魅力,理解科學技術與推動社會文明進程的關系為展示脈絡。設置“文明的序章、理性的光輝、科學的變革、工業的浪潮、科技的飛躍、無盡的探索”六大分主題展區,下設16個展品群組,展品數量合計148。展品主要以機械互動、機電多媒體互動為主。作為基礎科學展廳,創新突破國內傳統科技館同類展廳以學科劃分的展覽慣式,而以科學發展的歷程為脈絡線索,注重科學精神的弘揚,實現對于基礎科學主題的經典再升級。
文明的序章展區通過古代科技文物的展示,讓觀眾了解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理性的光輝展區則展示了科學革命時期的重大發現和發明,讓觀眾感受科學精神的魅力。科學的變革展區通過模型展示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對社會的變革和影響。工業的浪潮展區則展示了工業化進程中的科技創新和發明,讓觀眾了解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科技的飛躍展區則展示了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的最新成果,讓觀眾感受科技發展的速度和力量。無盡的探索展區則通過模擬實驗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科學探索的無限可能和魅力。
天地探秘展廳
宇宙探索的奇妙旅程
天地探秘展廳以“探問宇宙”為主題,通過“蔚藍星球”、“遙望星辰”、“飛向深空”三大分主題揭示人類從地球走向太空的探索旅程,旨在引領觀眾深入了解地球與宇宙的奧秘以及人類在其中的探索與發現。展廳以敘事性、探索性、沉浸式作為整體的策展和設計手段,以好看、看得懂、啟發和感悟作為核心設計原則,打造組合型的綜合展品空間,用科學與文化藝術的跨界融合講好科學故事,彰顯科學精神。
蔚藍星球展區通過地球儀、地圖和模型展示,讓觀眾了解地球的構造和運動。遙望星辰展區則通過天文望遠鏡、星空投影和模型展示,讓觀眾了解星座、行星和銀河系的奧秘。飛向深空展區則通過模擬航天器、太空艙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人類太空探索的歷程和成果。整個展廳通過敘事性的設計,讓觀眾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激發觀眾對宇宙探索的熱情和興趣。
童趣樂園展廳
兒童科學探索的樂園
童趣樂園展廳以“問題導向設計”思路,以孩子的問題為起點,采用主題展開的方式,設置“妙趣發現”、“奇趣探索”、“樂趣創造”三個主題展區,分別圍繞數學與物質科學領域、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工程、技術、創造領域知識體系展開設計。倡導親子互動,融合趣味性、參與性、多樣性和知識性為一體,構建一個能夠激勵兒童探索欲望,讓兒童獲得直接經驗的有故事、有溫度、有趣的真實情境。引導兒童了解、認識、學習身邊的科學,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妙趣發現展區通過趣味實驗和互動體驗,讓孩子們了解數學與物質科學的奧秘。奇趣探索展區則通過模型展示和模擬體驗,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的奧秘。樂趣創造展區則通過手工制作和創意發揮,讓孩子們了解工程、技術和創造的魅力。整個展廳通過趣味性和參與性的設計,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量子探微展廳
量子世界的奇妙探索
量子探微展廳作為安徽科技館的特色展廳,以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現象為主題,通過互動體驗和模型展示,讓觀眾了解量子世界的奧秘和魅力。展廳設置了量子物理基本原理、量子疊加現象、量子糾纏現象、量子計算應用實例和量子通信應用實例五大分主題展區。
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展區通過模型展示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態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原理等量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量子疊加現象展區則通過雙縫干涉實驗和量子比特的展示,讓觀眾了解量子疊加態的概念和應用。量子糾纏現象展區則通過模型展示和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量子糾纏的原理和應用。量子計算應用實例展區則展示了量子計算在優化問題、材料模擬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實際應用。量子通信應用實例展區則展示了量子密鑰分發等量子通信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整個展廳通過互動體驗和模型展示,讓觀眾了解量子世界的奧秘和魅力,激發觀眾對量子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同時,展廳還設置了量子物理實驗室和量子計算體驗區,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量子物理的魅力和應用。
安徽科技館,這座充滿科技魅力和探索精神的殿堂,正以全新的姿態和豐富的內容,等待著每一位科技愛好者和求知者的到來。在這里,你可以探索科學的奧秘,感受科技的力量,激發創新的靈感,讓科學夢想照進現實。

“邯創新中心”將立足全球科技創新的最前沿,緊跟國際科技發展趨勢與產業動態,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展示平臺。通過引入邯鄲及浙大先進的展示理念與科技成果,館內將呈現各類國際化的科技項目和創新應用,向世界展示邯鄲市在創新領域的最新成果。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矗立在這一歷史轉折點上的偉大抗戰精神,指引著我們淬礪民族血性、捍衛民族尊嚴、書寫民族榮光。

通過對時代楷模主題的凝練,展示尕布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純潔的白色和共產黨人的本色奠定了序廳的基調。尕布龍同志的雕像靜靜地佇立在黨旗前凝望著草原。極致的空間設計,詮釋出他崇高理想信念,一生求索,為人民服務!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海之浩渺,夢之無垠。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淵藪,更是連接全球的藍色紐帶。中華民族的航海史詩綿延千年,熠熠生輝。2000多年前,指南針的發明,為人類跨洋越海的壯舉點亮明燈;620年前,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鐫刻下不朽的東方印記。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帆影幢幢,到近代民族海運業的艱難起步,再到現代航海事業的蓬勃發展,航海精神始終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

在南充博物館的“歲時淳風”民俗文化專題展覽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嘉陵江世界。漫步在這如畫的場景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川北特色民風民俗的厚重底色,還能領略到這片土地上悠長風韻的獨特魅力。從江畔的船歌到市井的百味,從盛世的慶典到金花的異彩,嘉陵江畔的民俗文化猶如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

陽城煤電思政教育展廳,既是傳承行業精神的 “精神堡壘”,也是傳播紅色文化的 “紅色陣地”。其設計巧妙融合煤電行業的鮮明特質與思政教育的深刻內涵,通過沉浸式體驗場景的營造與創新展示手法的運用,讓每一位參觀者在回溯煤電產業從起步到騰飛的發展歷程中,于光影流轉間觸摸行業脈搏,于互動體驗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潛移默化中領會思政教育的時代價值與深遠意義。

光,是空間的“第二層皮膚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浪潮下,自然保護景區展廳已超越傳統展陳空間的邊界,成為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的核心載體與公眾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的重要場所。本設計以前瞻性視角出發,深度挖掘自然保護景區的生態價值、文化內涵與科研成果,旨在構建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展廳。通過創新的展陳手法、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沉浸式場景營造,將自然保護的使命、自然生態系統的精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以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參觀者,喚醒公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與保護意識,推動自然保護理念在更廣泛群體中的傳播與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