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航空先驅博物館位于洛伊特斯豪森,是一個專門探索歷史上首次受控動力飛行的博物館。這個新設計的博物館不僅向航空先驅古斯塔夫·魏斯科普夫致敬,還讓參觀者深入了解飛行的物理原理和早期人類征服天空的故事。
博物館的兩層常設展覽以出生于洛伊特斯豪森的航空先驅古斯塔夫·魏斯科普夫為中心,通過獨特的展品和歷史圖像,以戲劇性的手法講述了早期飛行的歷史。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于飛行歷史的“里程碑”,探討了“首次動力飛行之謎”,這個問題成為了整個展覽的核心。
在展覽的第一部分,參觀者被帶入一個黑暗的背景中,墻壁上閃爍著各種飛機的圖案,構成了韋斯科普夫調查的背景。明亮的關鍵視覺效果吸引了參觀者的注意力,并引導他們圍繞首次動力飛行之謎的敘述順序。參觀者需要根據各種線索、展品支持的線索以及圖畫小說來做出自己的決定。
展覽的亮點是飛行器“一號”21B(復制品)的呈現,據說魏斯科普夫于1901年用它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受控動力飛行。展覽中它被呈現為“飛翔”的姿態,懸停在基座上,就好像它即將起飛一樣。背景的燈箱和膠片投影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印象,播放地平線和云層的圖像,從而在視覺和大氣上支持飛行器的“起飛和飛行”。
第二層展覽包含了技術和文化歷史敘事層面,展示了發明家、冒險家和紀錄獵人在“永遠更高、更快、更遠”的競爭中的故事。這些故事在單獨的展柜中呈現,類似于神社。中心是“飛行實驗室”,各種實踐站具有實驗室的設計特點,鼓勵人們對使人類飛行成為可能的物理和技術條件以及現象進行有趣的實驗。
從這一層,參觀者還可以通過AR雙筒望遠鏡對飛機有一個新的視角,獲得更深入的信息。這里還放映描繪其他航空先驅的短片。展覽以“空中大師”展柜結束,這是一個僻靜的區域,邀請游客通過投影和聲學情境與這些“大師”相遇。
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航空先驅博物館通過其創新的展覽和互動體驗,成功地將飛行的歷史和科學呈現給了公眾,為所有年齡段的游客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航空歷史和科學的機會。
2025年云南昆明建材展-云南建博會,CKBD,推薦,展會時間:2025-05-11~05-13,開放時間:09:00:00-18:00:00,舉辦地址:中國-云南,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湖東路,展會行業:建材,主辦單位:云南省建筑節能協會、云南省墻體材料行業協會、云南省建筑業協會,舉辦周期:1年1屆,展覽面積:50015.00㎡,展商數量:189家,觀眾數量:1705人,
在葡萄牙的阿爾科巴帕拉小鎮,一座獨特的建筑悄然矗立于Alcobaa修道院的靜謐之旁,它不僅是時間的見證者,更是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結晶——Máquinas Falantes(會說話的機器博物館),一個自2017年起精心籌備,終于在2024年4月25日盛大開幕的聲音與通信的殿堂。這座博物館,如同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書,靜靜地向每一位訪客訴說著聲音從誕生到演變的傳奇故事。
杜拉維特(Duravit)是一家位于德國的衛浴設備制造公司,以其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創新的設計而享有盛譽。該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設備和衛浴家具等。杜拉維特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高水平的設計標準。他們的衛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并經常在衛浴行業的領先展會上展示。
蘇杭具有中國獨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很多美好的浪漫的愛情故事也都發生在這。如果說把北方歷史及江南歷史做一個比較的話,那北方的歷史像是連綿不絕的山峰高大而深厚,江南的歷史像是潺潺的溪水恬靜一般的流淌,讓人覺得那么的心曠神怡。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內,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博物館以“四方館”為名,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物理邊界,將全球旅客的候機時間轉化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朝圣。作為全球首家機場在地文物博物館,它選址于承載“涇渭分明”地理奇觀與周秦漢唐文明層積的洪瀆原,以“文物+場景+科技”的立體敘事,重構了機場作為“現代絲綢之路驛站”的文化屬性。
國內設計的展陳設計借鑒參考比較普遍,很多設計造型用了一次又一次,樂此不疲。今天小編找了找近年來展廳設計里被借鑒的比較多的十大造型。僅供初學者參考娛樂。不足之處請多指教哈哈!歡迎補充。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有一條公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自駕愛好者,那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318國道。為了致敬這條傳奇之路,雅安交建集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和總書記提出傳承弘揚“兩路”精神10周年之際,精心打造了318公路文化體驗館。這不僅是一個公路文化主題場館,更是一個自駕川藏線的沉浸式綜合體驗空間,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深刻感受到318國道的壯麗與魅力。
在開化文化之心中,城市展覽館巍然矗立,如一顆明珠鑲嵌于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其設計精妙,自然與建筑相得益彰,內部空間既寬敞明亮又富有層次感,猶如一幅穿越時空的精美畫卷,訴說著開化的歷史變遷與未來憧憬。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浪潮下,自然保護景區展廳已超越傳統展陳空間的邊界,成為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的核心載體與公眾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的重要場所。本設計以前瞻性視角出發,深度挖掘自然保護景區的生態價值、文化內涵與科研成果,旨在構建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展廳。通過創新的展陳手法、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沉浸式場景營造,將自然保護的使命、自然生態系統的精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以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參觀者,喚醒公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與保護意識,推動自然保護理念在更廣泛群體中的傳播與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