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海五百年:15-19世紀航海文物特展”以中國收藏文物展示世界航海進程,以中國視角解讀世界航海故事。 展覽用涉及五大洲二十余國的300 余件/套館藏世界航海文物,從科技、歷史、戰爭、貿易和藝術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通過航海所連接的世界,講述航海、貿易和戰爭相互交織的五百年航海歷史。
序廳回溯15至19世紀的桑田變幻,大海會給我們講述什么樣的故事: 科技如何推動歷史發展? 航海怎樣一步步連接世界? 戰爭作為爭奪利益的手段是否有效? 文化在東西方的交流與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貿易在歷史演變與發展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藝術在人類活動和歷史記載中承擔怎樣的任務? 科技、戰爭和貿易的關系如何看待? 歷史事件的是非對錯如何評判? 人類的發展之道如何抉擇?
第一單元:推進歷史的科技科技是遠洋航行的基礎。在人們對海洋的不斷探索中,隨著認知的發展與完善,航海圖從缺漏到完整,航海知識從偏差到精準,航海儀器從簡陋到完備,航??萍家餐瓿闪怂难葑兣c精進,推動著歷史的年輪滾滾前進。
第二單元:改變格局的事件航海促進世界各區域間的聯動,利益催生世界各國間的戰爭;一樁樁航海事件推動世界格局悄然生變,一場場海戰見證國家海權的相繼更替。世界交融,海陸相連,人類歷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第三單元:打造世界的貿易遠洋航行催生世界貿易,各國建立專門負責海外貿易的公司,享譽世界的各類暢銷品風靡幾世。繁榮的貿易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互通有無的商業模式悄然間改變各國的文化風尚,發展與共、命運相依的新世界逐漸形成。
第四單元:充盈精神的藝術
海上的航行、貿易和戰爭加深了人與海的關系,海洋元素越來越多地涌入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將生活點滴雕刻在海洋之物上,又將海上活動描繪在畫卷中。這些承載著記憶與情感的藝術品成為人們精神世界的另一種充盈。
深圳信可威20年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優質、優秀、性價比高、價格透明、靠譜、優惠便宜實惠最好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和質量保障,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其他雜項等。其中1841年江南提督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1880年吳猷豫園宴樂圖軸、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機、清末點石齋畫報原稿、1911年民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及當選人斗方、1923年上海匯豐銀行銅獅、民國百子大禮轎、民國柳亞子主編《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圖、《徵信錄》等都是館藏重要文物。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守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這一瑰寶,是廣大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當時間跨入2025年,博物館的形態正在經歷一場無聲的變革——它不再只是歷史與文化的容器,而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動態場域。作為展廳設計師,你是否也感受到這種悄然蔓延的挑戰?觀眾對沉浸感的閾值越來越高,技術迭代的速度遠超想象,而如何用空間講好一個"不喧嘩,自有聲"的故事,正成為行業的核心命題。
在宜賓市博物院的宏偉殿堂中,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盛宴正緩緩拉開序幕。這里,是《我住長江頭——宜賓歷史文化陳列》的所在地,一個以“江”為媒,串聯起宜賓從古至今輝煌篇章的展覽空間。展覽總面積約1950平方米,精心挑選并展出了600余件(套)珍貴文物,它們如同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宜賓的過往與輝煌。
在外立面改造中,我們增加了立體標識,和平面彩色標識,識別度高又不會太突兀。在成為黨建中心對外窗口的同時,又與整 個街道融為一體。
阿特蘭斯作為家居照明行業的領航者,攜手加減智庫設計事務所,在廣州2022全屋定制家居展上共同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廳設計。鑒于展位位于展會垂直交通的核心節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既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優勢,也對設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最大化利用這一優勢,設計團隊突破傳統,創造性地以品牌故事為引導,以事件策劃為主線,重塑了展會展廳的設計邏輯。
坐落于錢塘江大橋東南側,北鄰聞濤路,有較好的望江及觀橋視角。它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承擔的杭州市濱江區12公里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桁架梁橋,由中國橋梁專家、現代橋梁事業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結構設計,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設計方案以《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方案設計結合陳列大綱內容,運用多種陳展手段,充分展示大量的館藏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避免圖板加展品的單一陳展形式。
廣安市博物館新館于2023年底榮耀落成,這座集文化、藝術與科技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以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內涵,迅速成為廣安市的文化新地標。新館建筑面積達117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占據了4000平方米,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博物館對于展覽空間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其對于文化傳承與展示的深思熟慮和合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