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展館場館的演變同展覽業和展覽活動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受當時、當地的建筑設計思想、建筑營造能力的影響。展廳展館展覽場館在一個地區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整體水平,往往由所在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整體環境決定。那些將展覽業作為經濟支柱的重要經貿手段加以發展的地區,其展覽場館的規模大小、分布情況以及建造實施水準,大都遠高于那些不予重視的區域。
歐洲展覽業長期以來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歐洲也一直是西方建筑新思想、新趨勢的誕生地,因此歐洲的展覽場館演變在世界展覽場館發展歷程中最具代表性。
德國是歐洲展覽業與展覽展館展廳發展的重要基地。在近800年的展覽業發展史上,德國展覽場館經歷了多次重大的演變。早期德國用于展覽交易的建筑多由住宅演化而來,其外觀基本為1--2層的磚木結構房屋,其中底層作為工作和交易場所,第二層則是生活和儲存用房。15世紀末16世紀初,以磚石結構為主的展覽館逐漸普及,不僅規模逐步擴大,而且用途也更為專業化。工業大革命以后,伴隨著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等現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的誕生,展館展廳開始顯現出巨大的發展空間,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展覽館于1869年在萊比錫建成。
由于受到乘坐馬車和步行等傳統交通方式的限制,20世紀之前的德國的展覽場館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帶;隨著機械化交通工具的蓬勃發展,特別是鐵路交通運輸方式被推廣。展覽建筑的選址位置開始向城市邊緣轉移,坐落于城郊地區、擁有寬松用地的展覽館發展成為具有無中柱、大跨空間的單層式建筑,而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展覽館為了節約用地,大多數采用多層式空間形式。
歐洲其他發達國家展覽建筑的發展歷程與德國類似。在19世紀連續舉辦的多屆世界博覽會上,現代展覽建筑的雛形逐步顯現,如1851年在英國倫敦博覽會著名的“水晶宮”和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的“巴黎機械館”。“水晶宮”通過采用預制件裝配式施工方法,不到9個月時間便得以建成,而“機械館”采用鋼制三鉸拱結構,建造出115米的大跨度展示空間。在工業革命背景下產生的這些展覽館,都采用了當時先進的建筑材料與快捷的施工方式,體現了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以及功能為主的建筑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德國許多城市建造了新的展覽場館,并且不斷地加以改建、擴建或新建。20世紀90年代,德國一些城市的場館設施規模無法適應興盛發展的展覽業需求,開始選定新址,建造更為專業和更加先進的展覽場館,如慕尼黑和萊比錫的新會展中心。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也加大投資扶持展覽場館建設,造就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場館,如1976年建成的倫敦伯明翰國家展覽中心。
歐洲一些城市對早期建成的展覽場館還進行了較大的改造或擴建。以西班牙為例,始建于1980年的馬德里展覽中心,在進入21世紀以來,其展館面積擴建達12萬平方米;具有百年歷史的巴塞羅那展覽中心,2009年完成展館擴建工作,總建筑面積擴大至34萬平方米。再如,意大利米蘭貿易基金會展館面積達11.5萬平方米;2005年又投資7.5億歐元,建成一座面積達34.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會展場館。
展覽業位居世界前列的北美洲,展覽展館展廳建設也相當發達。例如在美國,許多大城市都建造了規模龐大的展覽場館,其中芝加哥市的“麥考密克”展示面積達70萬平方米,擁有各類先進、完善的配套功能設施,成為北美地區最重要的會展場館之一。洛杉磯會展中心、波士頓會展中心等一批20世紀90年代以后落成的會展場館,都展現了當代會展場館追求大跨空間、平面形式集中簡約、注重會議設施建設的發展趨勢。由于北美展覽業起步較晚,反而能夠以更高的起點來建造全新的展覽場館,而不必像歐洲國家那樣在舊場館的保護與再利用問題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建設現代化展覽場館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新加坡利用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與發達的貿易金融業,大力發展展覽業,建造了3座著名的大型展覽場館。中國香港利用地緣之便,2005年在毗鄰機場的填海區投入巨資建造新的亞洲國際博覽中心,如今已與維多利亞港灣的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形成了珠聯璧合的發展態勢,將展覽業打造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南充博物館的“歲時淳風”民俗文化專題展覽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嘉陵江世界。漫步在這如畫的場景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川北特色民風民俗的厚重底色,還能領略到這片土地上悠長風韻的獨特魅力。從江畔的船歌到市井的百味,從盛世的慶典到金花的異彩,嘉陵江畔的民俗文化猶如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
在城市文化的璀璨星空中,紀念館宛如一座座閃耀的精神燈塔,靜靜佇立,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傳遞著深沉的人文情懷。而在紀念館的展示舞臺上,虛擬講解員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卓越的功能,成為革新參觀體驗、優化陳列設計的關鍵要素。作為專業的展廳設計及施工一體化公司,專注于多媒體解決方案領域,我們對虛擬講解員在紀念館中的應用有著深刻的見解,接下來為您詳細闡述。
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鐵道兵第二師,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組建于1940年的冀魯邊區回民大隊,部隊時期先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還擊作戰,3次出國作戰的“光輝履歷”不僅在國內同級單位屈指可數,更成為鐵道兵“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開路先鋒精神的集中體現。
阿特蘭斯作為家居照明行業的領航者,攜手加減智庫設計事務所,在廣州2022全屋定制家居展上共同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廳設計。鑒于展位位于展會垂直交通的核心節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既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優勢,也對設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最大化利用這一優勢,設計團隊突破傳統,創造性地以品牌故事為引導,以事件策劃為主線,重塑了展會展廳的設計邏輯。
LaNUBE{IA} 是一個位于瓦倫西亞 CaixaForum 的高度參與性的體驗式展覽,旨在讓人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這項技術如何被應用于各種教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展示空間,更是一個促進討論和辯論的平臺。
團隊為領克在西班牙打造的第一家俱樂部,是在新興品牌的背景下展開的項目。他們以為新一代尋找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體驗為出發點,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創新的選擇。
“大湖流彩”是我們的設計方案所希望展現的展陳整體意向。將藍天白云下、湖水滋養中的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景畫面作為表現的主題。在把握好整體與局部空間氛圍的基礎上,將內容進行合理化的重組與調整,做到類別清晰、重點突出。
一進展廳,便能看到極越的明星車型——極越07 01。它的外觀設計時尚大氣,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整個展廳環境優雅舒適,讓人流連忘返。如果你對汽車感興趣,這里絕對是一個值得一來的好地方!
曼胡默爾(mann+hummel)作為一家過濾設備的開發和生產商,擁有超過75年的歷史。他們在總部大樓內建立了一座博物館,通過各種主題展示公司的歷史、過濾技術和當前業務,以吸引參觀者并提供互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