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企業的發展成就、企業文化、高精尖技術、創新產品以及未來產業方向規劃,突出綠色、協調、共享、創新、開放等核心主題,向全域產業發展、“大出行”智能出行生態鏈延伸觸角,延伸企業的未來夢想。
設計風格
整體色調以白色為主,突出企業的品質要素,同時以科技感、機械感的造型鏈接劃分各個展示區域。
感官立體化體驗
視覺享受 - 獨特的空間造型及色彩感覺關懷 - 深入分析建筑,定制化空間布局聽覺震撼 - 配合環境的背景音效觸覺新奇 - 多媒體技術的互動體驗
展示邏輯
明線:創新 - 協調 - 綠色 - 開放 - 共享暗線:發現世界 - 觸碰科技 - 享受生活序廳作為觀眾第一印象展區,以機械動感多媒體,帶來一場光影大秀。
企業故事以黨建為先鋒,引導產業快速發展,在此將書記給予、黨員故事、組織活動等紅色的故事進行展示。
回首過去,展望明天,穿越“時空隧道”。
綠色實物展示結合多媒體屏幕,詳細介紹集團概況和產品。
通過沙盤模型的實物動態演繹, 清晰了解企業工藝流程的步驟和形態。
創新模擬器與無人機互聯,觀眾可虛擬操控,體驗智慧農業、智慧工業等無人機應用場景。
太力飛車“穿屏而出”,引發觀眾對空中駕駛的向往和樂趣。
右側以透明屏結合實體部件展示,將整個走廊空間打造為航天體驗區。
全場景搭建沉浸式航天體驗間,帶領觀眾遨游太空,解密宇宙。
共享
動態影像可展示換電站外形、換電站換電過程以及換電站點位地圖的動態內容。
開放通過多媒體與圖文展示摩旅文化。
實用性摩托虛擬駕駛體驗,感受風、速度、聲浪的環繞式體驗。
協調在智慧城市、 智能互聯等方面充實生態內涵,探索新技術與新模式,構建繽紛多彩的智慧生活。

當展廳互動還停留在 “觸摸屏幕查信息” 的單一模式時,多模態交互設計正以 “激活全感官、鏈接身體與場景” 的創新邏輯,掀起一場感官革命。它突破 “觸控 = 互動” 的認知局限,通過 “輸入層”(語音、手勢、眼動等)與 “輸出層”(音效、氣味、震動等)的協同設計,讓觀眾不再是 “隔著屏幕的旁觀者”,而是以身體為媒介,全方位 “感知” 展覽內容,最終實現 “具身體驗” 的深度沉浸,重新定義展廳與觀眾的互動關系。

在這座精心打造的能源科技展廳中,如同恢弘樂章,以數字光影為譜,以互動科技為弦,共同奏響一曲關于能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史詩交響曲。引領每一位觀眾踏上從認知到共鳴、從理解到行動的啟迪之旅,共同開啟這場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綠動未來”。

在展廳展會設計過程中,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的考慮,一個優秀的設計方案不僅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更應該注重功能性和體驗感,讓參與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展示的主題和內容。

展廳展館的設計,早已不局限于文字、圖片、展墻等傳統手段,更多地融入了多樣化元素,在整體風格、色彩搭配、造型設計上別出心裁,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今天小編盤點了展廳設計中常用的幾款造型,為大家的設計提供一點靈感創意。

中小學航天航空軍事科普長廊是集知識、趣味與互動于一體的沉浸式教育空間。這里陳列著航天器模型、戰機仿真品及軍事裝備復原件,搭配圖文展板、多媒體互動屏,系統展示從火箭發射原理到戰機演進史、從國防科技發展到航天探索歷程的關鍵知識。 其意義深遠:一是點燃科學夢想,通過直觀體驗讓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激發對航空航天領域的探索欲;二是厚植愛國情懷,以國防裝備發展歷程展現國家實力,培育責任擔當;三是銜接課堂教育,將課本中的物理原理、歷史事件具象化,提升學習興趣與理解深度,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與國防建設后備力量播下種子。

數字化浪潮下傳統展示空間深刻變革,智慧展廳以“科技+文化+互動”模式,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企業展廳、博物館等多領域展現強大應用潛力,引領行業新發展。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企業展廳早已不再是簡單陳列產品和展示榮譽的場所。它就像企業的“數字名片”,是對外展示品牌形象、傳遞企業價值觀的重要窗口。如何讓參觀者全身心沉浸其中,加強對企業品牌及產品的記憶點,感受企業的魅力與實力?今天就聚焦10個沉浸式體驗技術, 解鎖企業展廳新玩法!

把生命歷史比作一條奔涌向前的長河,從涓涓細流至波瀾壯闊,時而舒緩流暢,時而跌宕起伏,徜徉其間,讓觀眾了解生命進化的宏大敘事 , 也是生物界與環境協同演化的歷程,從而加深對生物與環境關系認識。

對于汽配展54平方米展廳搭建的報價明細,由于涉及到多種因素,如設計風格、材料選擇、施工難度等,因此無法給出一個固定的價格。但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和經驗,提供一個大致的報價范圍和費用明細,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