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企業展廳早已不再是簡單陳列產品和展示榮譽的場所。它就像企業的“數字名片”,是對外展示品牌形象、傳遞企業價值觀的重要窗口。如何讓參觀者全身心沉浸其中,加強對企業品牌及產品的記憶點,感受企業的魅力與實力?今天就聚焦10個沉浸式體驗技術, 解鎖企業展廳新玩法!
1、CAVE顯示
CAVE顯示系統全稱是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是基于投影或LED顯示屏的沉浸式虛擬現實顯示系統,具有分辨率高、大視角和強烈的沉浸感、交互性好等特點,讓參觀者獲得身臨其境的震撼體驗,目前常見的展廳應用包括2折幕(L幕)、3折幕、4折幕、5折幕、6折幕等等,結合3D片源,構建出一個全沉浸式的虛擬環境。
可以應用于文化藝術展、智慧教育、工業設計制造、軍事模擬等場景。
2、互動拼接屏
互動拼接屏技術在市面上已經比較成熟,應用行業廣泛,是將LED或LCD屏拼接成一個大的顯示屏幕,結合紅外感應、多點觸摸、手勢識別、體感交互、語音交互等互動技術,能夠實時精準捕捉用戶的各類操作指令,如手指觸摸滑動、縮放、拖拽,肢體動作識別或者清晰的語音指令等,即時呈現出相應的顯示內容。
這種方式打破了單一屏幕的尺寸限制,分辨率高,色彩還原度好,能夠為企業展示更豐富更震撼的畫面效果。廣泛應用于企業展廳、指揮中心、數字展館等場景,為參觀者帶來沉浸式、交互性強的全新體驗。
3、全息展示柜
全息展示柜主要是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將物體以三維立體的形式懸浮展示在展示柜中。根據觀察角度可分為180度,270度和360度,無需佩戴任何設備,參觀者就能從不同角度清晰地觀察產品的細節。對于珍貴的文物、高端的珠寶首飾、復雜的機械零件等,能夠全面完美呈現它的外觀和結構。
比如,最近爆火的這只來自商丘博物館2000多年前的小陶狗,就通過全息展示柜,呈現了逼真的三維立體效果,小陶狗仿佛“睡醒”了,帶著蝴蝶結蹦蹦跳跳的樣子活靈活現,萌翻了一眾參觀者。
4、互動滑軌屏
滑軌屏,就是在軌道上安裝可移動的顯示屏,它將機械傳動與顯示屏相結合,通過精確的控制系統,實現屏幕在軌道上的自由滑動。互動滑軌屏的種類包括:自動滑軌屏、感應滑軌屏、透明滑軌屏、旋轉滑軌屏等。
在企業展廳中,滑軌屏可以沿著歷史時間軸移動,展示企業的發展歷程和重大成就;在汽車行業中,滑軌屏可以沿著汽車生產制造的關鍵流程線路靈活移動,滑動到特定位置時,屏幕可以同步展示該車型的設計理念、技術亮點、性能參數等詳細信息,讓用戶全方位了解汽車的外觀造型和內部結構。打破傳統靜態展示的局限,以動態的方式引導用戶,讓信息傳遞更具趣味性。
5、智慧畫框屏
畫框屏的外觀和傳統的藝術畫框比較相似,不過更加具備科技感。它可以通過顯示屏,展示不同的藝術作品、企業宣傳海報、宣傳視頻等內容。還能加入感應設備與參觀者進行互動。
例如,當參觀者靠近畫框屏時,自動切換到詳細的產品介紹或企業故事;當參觀者離開后,又會恢復成精美的藝術畫面。智能畫框屏將藝術展示與信息傳播巧妙結合,既能提升展廳的藝術氛圍,又能向參觀者展示企業信息,讓企業展廳兼具美感與實用性。
6、物體識別桌
物體識別桌是一張集成了圖像識別技術的智能桌子。用戶可以使用“令牌”在電容觸摸屏上移動或旋轉,屏幕就能識別令牌的位置和方向,在顯示屏上顯示詳細信息,如產品特點、使用方法、應用案例等。也可以在令牌不動時點擊屏幕,對彈出的信息進行進一步操作,比如進行縮放、平移、旋轉。
除了企業展廳,還廣泛應用在房地產售樓部、黨建館、科技館、規劃館、博物館等場景。
7、地磚屏
地磚屏是安裝在地面的顯示屏,通過高清顯示和互動感應技術,將地面變成一個充滿創意的展示空間。當參觀者踏上地磚屏,腳下的畫面會隨之產生變化,比如踩出朵朵鮮花、泛起陣陣漣漪,或者觸發一段與企業相關的動畫場景。
在商場的企業展廳中,地磚屏可以打造獨特的主題場景;在科技企業展廳,地磚屏可以展示未來城市的交通場景、智能生活畫面等,讓參觀者仿佛提前踏入未來世界。
8、天幕屏
天幕屏是安裝在展廳頂部的大型顯示屏,它以巨大的面積和震撼的視覺效果,成為展廳的 “吸睛利器”。天幕屏可以播放全景視頻、動態圖像等內容,為參觀者營造出沉浸式的氛圍。
比如在旅游企業展廳,天幕屏可以展示壯麗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場景,讓參觀者仿佛置身于旅游目的地;在影視制作企業展廳,天幕屏可以播放震撼的電影特效片段,展現企業的制作實力。天幕屏從上方覆蓋整個空間,配合地面和墻面的展示,形成全方位的視覺包圍,極大地增強了展廳的沉浸感和感染力。
9、虛擬數字人
虛擬數字人是通過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等技術創建的具有人類外觀和行為特征的虛擬形象。在企業展廳中,虛擬數字人可以作為智能講解員,為參觀者提供專業、生動的講解服務,此外,還能通過語音交互、表情動作等方式與參觀者進行互動。
例如,在金融企業展廳,虛擬數字人可以解答參觀者關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疑問;在互聯網企業展廳,虛擬數字人可以展示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為企業展廳增添了科技感和人性化服務,提升了參觀者的體驗。
10、VR/AR互動體驗
VR(虛擬現實)和 AR(增強現實)技術為企業展廳帶來了顛覆性的體驗。戴上VR頭盔后,參觀者就能瞬間進入虛擬世界,比如體驗虛擬的工廠生產線、模擬產品使用場景等,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AR技術則是在現實場景中疊加虛擬信息,例如通過手機掃描展廳中的展品,就能看到虛擬的產品動畫演示、3D模型拆解等。
在汽車企業展廳,參觀者可以通過VR設備“試駕”概念車型;VR/AR互動體驗具有高度的沉浸感和創新性,讓參觀者能夠與企業產品、技術進行深度互動。
對于企業而言,在這個追求極致體驗的時代,沉浸式展廳已逐漸成為流行趨勢。未來,隨著AI、5G、空間計算等技術的迭代,沉浸式展廳還將不斷升級,進化出更具想象力的形態。
中小學航天航空軍事科普長廊是集知識、趣味與互動于一體的沉浸式教育空間。這里陳列著航天器模型、戰機仿真品及軍事裝備復原件,搭配圖文展板、多媒體互動屏,系統展示從火箭發射原理到戰機演進史、從國防科技發展到航天探索歷程的關鍵知識。 其意義深遠:一是點燃科學夢想,通過直觀體驗讓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激發對航空航天領域的探索欲;二是厚植愛國情懷,以國防裝備發展歷程展現國家實力,培育責任擔當;三是銜接課堂教育,將課本中的物理原理、歷史事件具象化,提升學習興趣與理解深度,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與國防建設后備力量播下種子。
在自然與藝術交融的空間里,四個風格鮮明的展廳依次鋪展。它們以海洋、森林、雨林、沙漠為靈感源泉,用獨特的設計語言,將自然生態的魅力與展廳的展示功能結合,打造沉浸式體驗,帶領參觀者穿梭于不同自然場景,觸摸自然肌理,感受生態多樣。
當科技的觸角悄然延伸至空間設計,當純凈白色與深邃藍色打破邊界、碰撞交融,一座承載著未來想象的展廳,正以獨特的姿態等待被探索。
在這座精心打造的能源科技展廳中,如同恢弘樂章,以數字光影為譜,以互動科技為弦,共同奏響一曲關于能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史詩交響曲。引領每一位觀眾踏上從認知到共鳴、從理解到行動的啟迪之旅,共同開啟這場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綠動未來”。
當博物館不再是封閉的“藏品盒子”,而是融入山川、村落、田野的“活態容器”,生態博物館便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姿態,叩響了人與自然對話的新可能。它打破了“建筑圍合展品”的固有邏輯,將整片生態肌理、在地文化與社區生活納入設計范疇 —— 在這里,古樹是展品,溪流是動線,村民的故事是解說詞,而設計本身,則成了連接自然本真與人文記憶的隱形紐帶。
在現代展廳設計中,藝術化的表達超越了單純的美學提升,它成為了一種強有力的信息傳遞工具。
展廳展館作為信息與體驗交織的容器,標識導視系統是串聯空間邏輯的核心紐帶。它不僅是方向指引的工具,更是觀眾認知展覽主題、感知空間節奏的隱性語言。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優秀的導視設計需以“減法思維”平衡功能與美學——通過簡潔的視覺符號、科學的動線規劃與克制的技術介入,將復雜的空間敘事轉化為直覺化的行動路徑。
走進煥然一新的徐州市交通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產業工人培訓中心,明亮的燈光下,工人們正聚精會神地操作著設備。墻面展示區清晰呈現操作規范,專業教學區配備先進工具設備,導視系統指引著各個功能分區——這里已成為集理論教學、實操演練、成果展示于一體的現代化培訓基地。然而在五個月以前,這里還只是一個“空蕩的毛坯空間”改變始于專業團隊進駐,一場空間魔術自此展開。
當衛星數據流編織成洞察地球的神經脈絡,這座以航天資源應用展廳為名的科技殿堂,正通過核心展區的展館設計演繹天地協同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