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展館作為政府與企業連接群眾的重要橋梁,是傳承紅色基因、宣傳先進典型、引領價值導向的核心陣地。其設計絕非簡單的空間布置,而是要以場景為載體、以內容為靈魂,通過科學的設計元素組合,讓紅色文化可感可觸、讓先進事跡入腦入心,真正打造出兼具思想性、觀賞性與互動性的紅色教育窗口。
一、主題引領:錨定紅色內核
黨建展館設計的首要核心,是 “主題鮮明、內核聚焦”。需緊扣 “傳承黨的歷史文化、弘揚先進精神” 的核心使命,明確展館主題定位 —— 可結合地域紅色資源(如本地革命歷史、黨建特色成果)或企業黨建亮點(如 “黨建 + 產業” 融合實踐),讓主題既有共性引領,又有個性特色。
主題呈現需貫穿全程:入口處設置醒目標識(如黨旗、主題標語),直接傳遞核心價值;展區規劃按 “歷史脈絡 + 核心思想 + 實踐成果” 邏輯展開,避免內容雜亂;所有設計元素(展板、燈光、互動項目)均圍繞主題服務,確保不偏離 “引導正確價值觀” 的核心方向,讓觀眾一入館便感受到鮮明的紅色導向。
二、內容敘事:鮮活紅色故事
精彩的黨建展館,關鍵在于 “讓紅色內容活起來”,避免 “文字堆砌 + 圖片陳列” 的枯燥模式。內容設計需聚焦兩大核心:
歷史傳承層面:梳理黨的發展脈絡、本地革命歷史中的關鍵事件與人物,用 “故事化敘事” 替代 “史料羅列”—— 如通過 “革命先輩的一封家書”“先進黨員的工作日記” 等細節,讓歷史變得有溫度;
先進宣傳層面:精選身邊的先進黨員事跡、企業 / 地區的黨建成果,用具體案例(如脫貧攻堅中的黨員先鋒、抗疫一線的志愿故事)替代抽象口號,讓觀眾感受到先進精神的現實感染力。
同時可設置 “互動式內容”,如 “黨員初心留言墻”“先進事跡投票榜”,讓觀眾從 “被動觀看” 變為 “主動參與”,深化對內容的理解與認同。
三、科技賦能:沉浸紅色體驗
現代黨建展館設計需善用科技手段,讓紅色教育更具沉浸感與吸引力。結合多媒體技術優化展示形式:
沉浸式場景還原:用 VR 技術重現革命場景(如 “重走長征路”“戰地會議現場”),讓觀眾 “身臨其境” 感受歷史;
動態化成果展示:通過拼接屏、數字沙盤呈現黨建引領下的發展成果(如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的動態數據),讓成就更直觀;
互動式知識傳播:設置觸控查詢屏、黨史答題闖關、紅色故事語音講解等功能,適配不同年齡段觀眾,尤其吸引青少年主動探索。
科技應用需 “恰到好處”,避免過度炫技,始終以 “服務內容、強化體驗” 為核心,讓科技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 “助力器”。
四、氛圍營造:厚植信仰底色
空間氛圍的營造直接影響教育效果,設計需突出 “莊重感 + 感染力”:
色彩搭配:以中國紅、黨旗紅為主色調,搭配灰白、金黃等輔助色,既彰顯紅色信仰,又避免視覺單調;
燈光設計:展區主燈采用暖白光,重點展品(如文物、先進人物雕塑)用射燈聚焦,營造莊重肅穆的氛圍;
空間布局:采用 “流線型” 參觀路線,避免擁擠;設置獨立的宣誓區、學習區,配備黨旗、入黨誓詞展板,方便開展黨組織活動;細節處融入紅色元素(如黨徽圖案、紅色花紋裝飾),讓紅色氛圍滲透每個角落。
氛圍營造的核心是 “以環境感染人”,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熏陶,堅定理想信念。
從主題錨定到內容落地,從科技賦能到氛圍營造,黨建展館設計的本質是 “以設計為橋,讓紅色精神直抵人心”。它不僅是展示的空間,更是信仰的課堂、精神的陣地,通過科學的設計元素組合,真正實現 “傳承歷史、宣傳先進、引領價值” 的核心使命,成為政府與企業向社會傳遞紅色正能量的精彩窗口。

黨的二十大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展廳是品牌與參觀者對話的窗口,展廳憑借巧妙的設計,從品牌形象塑造、空間布局、燈光運用等方面發力,成功提升參觀者體驗與品牌的溫馨質感形象。

航天航空類展廳是集展示、體驗為一體,面向參觀者進行航天技術科普、航天精神與文化傳播的絕佳場所。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翻開歷史篇章,我們可以看見每個時期帶來的革新。與之相應的,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讓航天空間展覽展示也走向了新的高度。隨著展示主體的迭代,展示方式也越加多樣化。

曾幾何時,傳統展廳是 “展板 + 實物” 的靜態組合 —— 文字印在固定展板上,文物鎖在玻璃展柜里,觀眾只能 “遠觀”“默讀”,信息傳遞單調,體驗感薄弱。而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滲透,展廳正經歷一場深刻的 “視覺革命”:靜態展板被動態光影取代,被動觀看變為主動互動,空間從 “陳列容器” 升級為 “動態敘事場”。這場革命的核心,是 “以動態破靜態,以沉浸代旁觀”,讓展廳真正 “活” 起來,成為連接人與內容的鮮活紐帶。

當 VR技術從娛樂、醫療等領域延伸至教育場景,高校黨建思政教學正迎來一場 “體驗革命”。以往依賴文字、圖片、視頻的傳統紅色教育,難以讓年輕學生真正 “走進” 歷史場景、“感受” 精神力量;而VR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入,通過構建線上參觀學習模式,以視覺、聽覺的全方位立體化呈現,打造出沉浸式、可互動的獨特學習體驗,讓紅色教育從 “被動接收” 變為 “主動參與”,為高校思政教學注入了全新魅力與活力。

企業展廳是企業與客戶之間溝通的橋梁,因此在企業展廳設計方案中會將企業文化、發展歷程、產品優勢、團隊風采、榮譽資質等內容運用展廳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讓客戶通過參觀企業展廳,能夠直觀了解企業的實力,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賴,進而促成業務合作。

隨著科技強國戰略的實施,數字化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如今,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各行業各領域實現“落地”,展覽展示行業借助數字化多媒體技術這股“紅利”也進入了新階段的發展,以多媒體展項為主的展廳、展館設計已經迅速占據了主流市場。對于傳統展覽展示設計而言,數字化多媒體展廳展館設計有哪些優勢呢?

在辦公室設計里,有一面墻常常被忽略,卻藏著最動人的品牌密碼 —— 那就是企業文化墻。它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也不是隨意的圖片拼接,而是用設計語言,把企業的價值觀、成長故事和精神內核,變成員工每天能看見、能感知的「空間伙伴」。

垂直空間造型垂直空間造型常通過立體文字、標志、標語等形式強化自上而下的垂直感。例如在一些企業展廳中,利用高大的立體標志置于頂部,瞬間提升了整個展廳的形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據相關統計,采用垂直空間造型的展廳,能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 40% 左右。中央布局形式使得展廳呈現出高大、挺拔、莊重的氛圍,吸引觀眾駐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