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展廳是傳遞行業技術、展示企業實力、科普工程知識的重要載體,其設計需兼顧 “專業性” 與 “普適性”—— 既要讓行業從業者看到技術深度,也要讓普通觀眾(包括青少年、合作伙伴)看懂工程邏輯。通過科學的空間規劃、多元的展示形式,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創新應用,可將建筑工程的 “硬核” 內容轉化為可看、可感、可互動的體驗,讓展廳成為 “活的工程教科書” 與 “企業實力名片”。
一、主題定位
建筑工程展廳的主題需緊扣 “工程” 本質,避免空泛的 “建筑” 概念,結合展廳所屬主體(如企業展廳、行業展館、科普場館)的核心訴求提煉方向:
企業型展廳:聚焦 “企業技術優勢與項目成果”,主題可突出 “匠心筑造”“技術創新” 等,如 “精工筑城:XX 建筑的工程實踐與突破”,通過展示代表性項目、核心技術專利,傳遞企業 “專業、可靠” 的形象;
行業型展廳:側重 “建筑工程行業發展與趨勢”,主題可圍繞 “綠色建造”“智能建造” 等熱點,如 “智建未來:建筑工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展現行業從傳統施工到智能建造的升級歷程;
科普型展廳:以 “工程知識普及與興趣激發” 為核心,主題可更具趣味性,如 “建筑的秘密:從地基到屋頂的工程故事”,用通俗視角解讀建筑工程的關鍵環節,吸引青少年探索。
主題需貫穿展廳設計全程,從空間色調(如工業灰 + 科技藍凸顯專業,綠色 + 白色傳遞環保)到展項命名(如 “BIM 技術中心”“智慧工地體驗區”),形成統一的視覺與敘事邏輯。
二、空間規劃
空間規劃需遵循 “工程實施流程” 或 “從宏觀到微觀” 的邏輯,讓觀眾循序漸進理解建筑工程的全貌,核心可分為五大功能區,搭配清晰動線引導:
序廳(工程總覽區):作為展廳 “第一印象”,用大型 LED 拼接屏播放建筑工程延時攝影(如高樓從地基到封頂的過程)、行業發展數據(如 “中國超高層建筑數量全球占比”),搭配 1:500 的城市建筑模型沙盤,標注展廳內將重點介紹的代表性項目,讓觀眾先建立 “建筑工程如何塑造城市” 的整體認知;
技術創新區:聚焦建筑工程的 “核心技術”,如 BIM 技術、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智能建造設備等,是展廳的 “專業核心區”;
項目成果區:展示代表性建筑工程項目(如超高層建筑、橋梁、場館),用沙盤、多媒體等形式呈現項目規模與亮點;
智慧工地區:還原 “智能建造” 場景,讓觀眾感受工程施工的數字化升級;
互動體驗區:通過 VR/AR 等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降低工程知識的理解門檻,尤其吸引青少年參與。
動線設計采用 “線性 + 自由探索” 結合模式:主動線按 “序廳→技術區→項目區→智慧工地區→互動區” 的順序引導,確保核心內容不遺漏;各區域內部預留自由探索空間,觀眾可在感興趣的展項前靈活停留,避免 “強制參觀” 的壓抑感。
三、核心展示形式與多媒體技術應用
建筑工程的技術、流程、成果多為抽象或宏大的內容,需通過 “實物 + 模型 + 多媒體” 的組合,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賦能,實現 “化繁為簡、化靜為動”
用可視化技術解讀專業內容
裝配式建筑技術展示:搭建 1:10 的裝配式建筑模型,用透明亞克力展示預制構件的拼接節點;旁邊設置 “構件拆解互動屏”,觀眾點擊屏幕可模擬 “預制墻板、疊合樓板” 的安裝過程,動畫同步講解 “裝配式建筑比傳統現澆縮短 30% 工期” 的優勢;還可陳列真實的預制構件樣本(如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標注 “強度等級、生產工藝”,搭配短視頻播放構件生產流水線,讓技術更具真實感。
綠色建材科普:設置 “建材對比體驗臺”,陳列傳統建材與綠色建材(如節能玻璃、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樣本,觀眾可觸摸感受質感差異;搭配 “熱成像儀互動裝置”,用熱成像鏡頭照射不同玻璃,屏幕實時顯示 “節能玻璃與普通玻璃的熱量傳遞差異”,直觀理解 “綠色建材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多媒體屏循環播放 “綠色建材的應用案例”(如某項目使用再生建材減少碳排放 XX 噸),強化環保理念。
用沙盤與多媒體呈現工程規模
大型實體沙盤 + 投影互動:針對代表性項目(如超高層建筑、大型橋梁),搭建 1:100 的實體沙盤,還原建筑的外觀、周邊環境;沙盤上方搭配投影設備,用動態投影模擬 “建筑施工流程”(如橋梁主塔澆筑、高樓鋼結構安裝),投影光線隨施工步驟點亮沙盤對應區域,同步播放語音講解 “該環節的技術難點與解決方案”(如 “橋梁主塔采用液壓爬模技術,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性”)。
多屏聯動項目墻:用多塊 LED 屏拼接成 “項目成果墻”,左側屏幕展示項目全景圖,中間播放項目建設紀錄片,右側屏幕顯示項目核心數據(如 “總建筑面積 50 萬平方米,總投資 30 億元,耗時 2 年建成”);觀眾點擊某一項目,三屏內容同步切換,深入解讀項目的設計理念、技術創新、社會價值(如 “項目建成后帶動區域就業 1000 人”)。
AI 安全監控互動:設置 “安全違規識別互動屏”,屏幕播放工地施工場景視頻,觀眾需在視頻中找出 “未戴安全帽、違規操作機械” 等安全隱患;找出后,系統彈出 “正確答案”,并通過動畫講解 “該違規行為的危害及規范操作流程”;搭配 “智能安全帽實物展示”,陳列內置定位、通話、預警功能的安全帽,觀眾可佩戴體驗,感受智慧工地的安全保障。
用 VR/AR 打造沉浸式探索
VR 建筑漫游:設置 VR 體驗艙,觀眾佩戴 VR 眼鏡可 “走進” 虛擬建筑項目(如未建成的場館、橋梁),360° 查看建筑內部結構、裝修效果;在虛擬場景中,觀眾可 “走上” 橋梁主跨,感受橋面高度與視野,或 “進入” 建筑機房,查看設備運行狀態,搭配環境音效(如風聲、設備運行聲),增強沉浸感;
AR 施工模擬:在展廳地面鋪設 AR 識別地毯,觀眾用平板電腦掃描地毯,屏幕上會出現 “建筑地基施工” 的 AR 模型,觀眾可通過平板操作 “放置鋼筋、澆筑混凝土”,模擬施工步驟,系統會根據操作是否規范給出 “評分與建議”,讓青少年在游戲中學習建筑施工知識;
工程知識答題系統:設置 “觸摸屏 + 答題柱” 組合的答題系統,題目圍繞建筑工程常識(如 “建筑地基的主要類型”“塔吊的最大起重量”),觀眾看完觸摸屏上的題目后,在答題柱上選擇答案,答對可累計積分,兌換工程主題小禮品,在互動中加深知識記憶。

新展廳裝修、展陳工作心得:大量的看素材、資料后有一個感覺---中古 現代風 將是下一個家居風向。

還在為千篇一律的展廳發愁?還在苦惱品牌故事無法完美呈現?別擔心!我們的展廳定制化服務,就是為打破平庸而生!在這里,沒有模板化復制,只有專屬于你的獨特展示空間,讓每一寸設計都訴說你的品牌靈魂!

什么是優秀的展廳設計?燈光高級,用料昂貴,音樂動感,就是優秀的嗎?事實上,真正優秀的展廳設計,一定是用戶體驗之后,能在心里留下些許印跡的。這里的印跡,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各種主題展廳的呈現方式各有不同,不同行業的企業展廳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展廳設計中,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設計感,同時展廳設計中各種陳設構成方法也并不是孤立的,對展廳空間的布局規劃應該是互動的、全方位的。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還能兼顧美觀效果,通過位置、布置、燈光等手段重點突出,使空間更加靈活生動,更能吸引參觀者。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

設計往往是裝修的靈魂,好的展廳設計公司會給出很多專業方面的良好建議,讓客戶能夠省時省力。因此選對一個適合自己的展廳設計公司至關重要。

黨建類主題展館的策劃極具特殊性,這種要求不僅基于其內容的時代特征和政治內涵,更需要策劃人員掌握政治語境的表達方式。以及需要策展人具有強大的知識儲備、用戶分析的能力、內容選擇的獨特性、亮點安排合理性。

深圳信可威深耕展館展廳設計領域多年,始終秉持獨特見解—— 展館展廳絕非簡單的展品陳列空間,而是企業精神與文化內核的 “立體敘事場”。

企業展廳不僅是品牌形象的名片更是與客戶深度溝通的橋梁,如何通過設計讓展廳成為“無聲的銷員”四大核心要素助你從主題定位到動線設計,打造高轉化、高記憶的展廳空間。